梁爸故事汇

70后技术男爸爸,对于养育两个小天使:转转(8岁)和湾湾(5岁)的心得。包括孩子的情商、创造力……,这些都是中国的学校不怎么教授的东西;身体方面,转转湾湾的爸爸擅长对付发烧,是秒秒测智能温度计的创始人。

如果你只能给孩子一个特质,你会选择什么?

高智商、高情商、善良、创新、自律专注、乐观向上……。

我相信这些美好的特质都是你愿意赋予给自己孩子的,但,如果你的时间有限,只能赋予一个特质给孩子,你选哪个?

先别往下看,想想,想想,看看这些特质,你认为你给孩子的教育中,哪个特质需要最为优先?

或者说,如果掌握了其中的某个特质,其它的特质获得起来更为容易?

====下面是一段《菊与刀》的读后精华萃取====

====目的是……,就是不让你直接去看答案====

====放心,不是走题,是相关的讨论====



日本,由于历史的原因,我对他们的印象是很不好的。但日本的一些特质逐渐吸引了我,有位好友推荐了一本书《菊与刀》给我,他说:如果我想深入了解日本,就看这本书吧。


很多书很厚,但总结出来可以很短,如果读者的理解力足够强,或者不去追求细节,看这些减缩版本就足够了。在此我萃取一下精华:


  • 在世界其他民族性当中,很难同时存在两种极端因素,并使之成为基本的民族精神。但日本民族文化却具有相反的双重性,他们性情温和而又好武力,尚礼有睚眦必报,喜欢新奇却又顽固保守。

  • 日本的文化是“儒家+道家+海洋”。

1.儒家:忠义、孝道、谦恭、家族礼仪、尊卑次序。

2.道家:含蓄隐逸、具备感悟声明的敏感力和洞察力,拥有超强审美能力。

3.海洋:冒险挑战、崇尚武力、天然的侵略性、复仇和毁灭情结!面对无法完成的复目标,他们倾向于毁灭自己,以保证尊严和荣誉不被践踏。

  • 日本人是“耻感文化”(不同于中国的“乐感文化”和西方的“罪感文化”),那是一种特优的自尊膨胀而又收到压抑的情感。




大约在10年前,我看过一部电影(我实在想不起这个电影的名字了,如果您知道,一定要告诉我),描述的是一个西方人流落到了日本,被迫在一个日本村庄生活了一段时间。他观察这些日本人,发现他们非常自律,一个细节是:很久都没有战争了,他们依然每个晚上都仔细地擦拭他们的刀具,保持非常规律的生活。


日本人的侵略性来自海洋文化,“变态”来自他们独特的价值观……,当你看完《菊与刀》之后就能明白,我们认为日本人那些变态的行为的根源是什么,而且能明白,只是文化不同罢了。


但日本人的一些其他特性是值得参考的,《菊与刀》的第11章——自我修养里提及了:自我修养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培养能力的,另一类是能学到更多东西的(被称为“圆熟”),而“培养专注的精神”是关键!


====总结完毕,下面是我的答案====


对了,专注力,是我的答案!如果你首先培养出了孩子的“专注力”,那么他学习其它的能力的效率都是翻翻的,孩子会更加自律,更容易获得其它的技能!



中国的一些教育方法与文化在不断扼杀着我们孩子的专注力,最为普遍的就是现在家庭的1-2-4结构带来的问题:孩子身边总是围绕着两个以上的大人。你去商场的儿童乐园看看就知道了,那些成年人、老人充满了慈爱地看着孩子玩耍,不断地指导、纠正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,每分钟下达将近10个指令;深入到家庭你会发现大人们一直围绕着孩子喋喋不休……,这种看似充满关爱的环境实际上是巨大的“噪音”,让孩子根本无法学会“静下心来”,以致孩子都失去了独自深入思考的机会。



实际上,那种连续地对孩子的干扰还有一个作用:不断打击孩子的自信,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每个动作都在被纠正着。加上很多爸爸妈妈的“不耐心”,教出来的孩子大多只具备“浅层思考”能力,因为他们失去了“专注力”。

篇幅限制,就先不去展开讨论了,也不去讨论如何提高专注力了,今天我要强调的是:专注力,是爸爸妈妈们第一要教授给孩子们的。

问题是:爸爸妈妈们,你们自己的专注力,如何?

梁爸

2015年夏天


评论